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 “反内卷”激活行业信心,光伏供需格局有哪些变化?

“反内卷”激活行业信心,光伏供需格局有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2025-07-23 21:46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国家能源局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07%。受到电力市场化新政引发的“抢装潮”影响,5月份以超90GW的单月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以后,6月份光伏新增装机回落到14.36GW,应用市场趋于平静。

  对于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而言,装机需求放缓意味着供给侧将直面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7月以来,工信部等部委多次强调,要以市场化思维、法治化理念加强行业治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光伏行业是综合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

  不断强化的政策引导给市场传递出良性发展的信心。23日,多晶硅主力合约触及涨停,涨幅12%,报53165元/吨,本周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涨停。硅料是全行业最上游,也是供需矛盾最突出的环节,对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均有影响。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反内卷”行动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但产业链的减产和升级,需要政策引导和市场主体的持续合力才能真正达成。同时,地方政府也要积极配合,尊重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防止落后产能卷土重来。

  近期超20家光伏企业披露的中期预告显示,最困难的时期尚未过去,亏损仍然是常态。

  硅料、组件并重的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亏损约为49亿元至52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对此,公司表示,是因为行业供需失衡状况仍未显著改善,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组件出货量第一梯队的晶澳科技业绩年度中期预告显示,晶澳科技上半年预计亏损25亿元至3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8.74亿元亦进一步扩大。协鑫集成则是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同比转亏,亏损规模在2.5亿元至3.5亿元。

  “虽然上半年在光伏政策推动下国内光伏市场出现阶段性抢装潮,但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影响,组件终端价格处于低位,组件毛利率同比下滑,行业主链环节普遍出现亏损。”协鑫集成在公告中说。

  虽然部分企业亏损有所扩大,但另一些企业也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了减亏和扭亏。一位长期关注光伏的资深从业人士对分析,在当前行业整体负债率偏高的情况下,现金流是决定企业存活的关键。目前企业会集中减少库存、加快应收账款回收、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但归根究底,长期来看,技术路线带来的价值差异依然具有决定性因素。

  隆基绿能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00亿元到28.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对于减亏原因,隆基在公告中表示,上半年公司加强内部运营管理,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快速下降,实现同比大幅减亏。同时 HPBC 2.0 组件产品迅速赢得市场认可,签单量及出货量快速增长。

  另一家BC组件出货主力爱旭股份更是交出了今年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2亿至1.3亿元的成绩,成为本轮行业调整中首家率先单季扭亏为盈的链主企业。对此,爱旭股份称,报告期内公司ABC组件产销两旺,通过深耕欧澳日等高价值市场、高价值场景,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向好。

  从去年以来,大量跨界进入光伏的企业开始陆续退出,今年上半年更是进入集中爆发期。

  聆达集团7月2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以往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0%以上上述人士表示,尽管从表面来看,市场上一些光伏制造企业正在通过股权转让或资产出售退出,但是这些资产很容易被地方国资或是第三方企业接盘。有的地方则是在此前的招商引资中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因此也可能干预这些落后产能出清。对此,需要加强各地的政策协同,破除地方保护壁垒,回归市场逻辑。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上下游环节。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5万到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68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23%。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3万到4.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4万元/吨,周环比上涨7.32%。上述统计是根据9家多晶硅生产的产量占比通过加权平均整理所得,在行业相对具有代表性。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表示,多晶硅的价格上涨传导至下游企业,将会进一步抬升生产成本,但需求放缓增量有限,从而加速落后产能和资金实力弱的制造企业出清。同时,目前国家层面已密集释放出整治行业无序竞争的强烈信号,后续将依法依规治理光伏行业的低价内卷和无序竞争,引导产业提升产品品质,这也是一个积极信号。

  德勤中国能源、资源及工业行业主管合伙人吕岩对表示,光伏作为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导致当前阶段性供需错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旧技术交替迭代。前些年,由于主流技术路线逐步收敛定型,单位产能设备投资成本显著下降。制造企业为了维持市场竞争力,争相投产先进产能,而存量旧产能规模庞大,有序退出尚需时日。因此,新旧产能于技术路线转换期内并存叠加,客观上推高了行业整体产能水平。

  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5年硅片产能从2024年的1153GW下降至1088GW,同比减少5.6%。这是近四年来首次负增长,宣告行业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博弈”的产能出清阶段。

  吕岩分析,当前N型硅片渗透率已经超过九成,P型硅片正式退出主流舞台,硅片的产能收缩本质上是技术迭代的自然淘汰结果。同时,“反内卷”政策将加速光伏行业产能出清,今年下半年是调整的关键窗口期,预计两到三年内会整体会出现明显好转。

  德勤中国本月发布的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微软将不断对Skype其进行改进更新

微软将不断对Skype其进行改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