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 房产高评高贷、伪造流水……揭秘“职业背债人”骗贷产

房产高评高贷、伪造流水……揭秘“职业背债人”骗贷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5-07-24 22:06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目前“职业收房人”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一种是先以市场价8~9折的低价收购房产,再通过“高评高贷”转手给职业背债人,从中赚取差价;另一种则更为隐蔽,“收房人”并不真正持有房产,而是说服急于出手的房主配合抬高评估价,让职业背债人接盘,自己则从中抽取高额佣金。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操中,不少“收房人”往往双管齐下,既吃差价又拿佣金,将风险完全转嫁给银行。

  职业背债人乱象[*]灰复燃的背后,暗藏着一条由贷款中介、背债人与银行内部人员共同编织的利益链。在黄某礼案件中,多家银行客户经理不仅对明显违规操作视而不见,更有甚者直接参与伪造贷款材料,为骗贷行为开“绿灯”。例如,在办理第四笔贷款中,银行客户经理陈某直接协助黄某礼伪造贷款材料。

  华南某股份制银行资深信贷经理向透露,近年来银行业普遍面临降薪压力,部分客户经理为完成业绩指标或谋取额外收益,不惜与外部贷款中介暗中勾结。这些“内鬼”深谙银行审批机制的漏洞,比如利用征信数据更新的时间差,指导借款人在短时间内向多家银行集中申请贷款。在黄某礼案中,正是由于银行未对其工作单位、收入证明等关键信息进行核实,才使得骗贷行为屡屡得手。

  “例如,当一家银行放款后,借款人立即向第二家银行申请贷款,而第二家银行因征信数据尚未同步,无法及时识别其新增负债。一些中介便借此漏洞,指导借款人密集申贷。”该信贷经理举例称。

  在职业背债人骗贷案件中,除了明目张胆进行违规操作外,银行系统内部的管理漏洞同样不容忽视。多家涉案银行在贷前审查时,对黄某礼的工作单位、收入证明等关键材料未作实质核查,这种“应核未核”的失职行为被当地金融监管局明确认定为银行贷前审查不尽责的表现。

  一位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向透露了更深层的原因。“在业绩指标的重压下,不少客户经理形成了‘重放贷轻风控’的工作惯性。特别是对房贷这类传统低风险业务,部分网点确实存在简化审批流程的现象。”他提到,与楼市高峰期严格的审核标准相比,当前银行对房产抵押贷款的审批明显宽松,尤其在季度末等考核时点,审批流程往往被迫加速。

  此外,该客户经理坦言,在高压工作环境下,工作人员难免会出现疏漏,而正是这些看似偶然的疏忽,往往成为“职业背债人”突破银行防线的关键缺口。

  职业背债灰色产业链中的每个参与者都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法律和金融风险。

  表面上看,职业背债人似乎能轻松获利“躺赢”,但现实却远非如此。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一是承担高额债务。背债人作为借款人,需依法偿还全部本金及利息,逾期未偿还将面临催收、罚息,甚至被起诉。从实际案例看,背债人到手的“背债费”只是贷款金额的一部分,大量资金被不良中介和不法人员瓜分,而背债人却要背负远超自身所得的债务。

  二是个人信用受损。一旦背债人无力偿还贷款,个人征信将留下不良记录,影响未来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甚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出行、就业等正常生活将受到限制。

  三是法律风险极高。协助伪造资料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非法集资、骗取贷款、洗钱等刑事犯罪,沦为不法分子的共犯,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

  银行体系同样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职业背债人普遍缺乏还款能力,直接推高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近期,银行不良率本就处于承压状态。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57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1%,较上季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而涉及的银行、银行客户经理可能还将面临监管、法律的处罚。

  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少有718家银行因信贷违规被罚款。具体原因包括,违规发放贷款、贷款三查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尽职及信贷资金被挪用于归还贷款等。例如, 2024年8月,浙江萧山农商行,因为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股市,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等原因被罚款450万元。裁判文书网判例显示,近年已有多名银行员工因与非持牌中介利益输送被判刑,罪名多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微软将不断对Skype其进行改进更新

微软将不断对Skype其进行改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