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资本 > 智慧城市建设升级,直面大国竞争更要以人为本

智慧城市建设升级,直面大国竞争更要以人为本

发布时间:2025-08-18 15:40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8月14日,新书这本书的
 

  葛天任以“大国竞争中如何打造高科技城市”为主题,介绍了这本新书的核心内容。他谈道,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上的“世界之变”时期,数字革命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系统正在经历新一轮迭代,大国科技竞争已成为决定国家兴衰的核心因素。

  他建议从大国竞争的视角来理解“智慧城市2.0”。相较于“智慧城市1.0”侧重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智慧城市2.0”更强调科技创新,对打造高科技城市提出了更复杂全面的要求。

  “以往的城市,是人和社会追随产业,在高科技城市,是人才追随环境,”葛天任表示,“完善发达的金融系统,然后是研究机构,还有新型的基础设施、优质的社会服务、优质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是高科技城市的人才需要的环境要素。”

  他提到,打造高科技城市还需要全球化的数据底座和智慧大脑,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有跨国的多元行动者。“即便在今天的逆全球化或者说全球化逆流之中,我们仍然看到,信息技术推动了全球化的另外一种大合流。”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鲍德温在对于上海、深圳、杭州、宁波、嘉兴等中国城市在数字化改革中的实践,这本书也进行了梳理。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公共政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焦永利在新书发布会上提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应片面追求竞争,还要以人为本,“数字技术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更便捷、更高效,为了减少很多无谓的劳动。”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威利在发布会上表示,在生活高度互联网化和家庭生活广泛应用智能家居设备的现在,一定要保持反思,“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新技术不断迭代,从悲观的角度,则要思考,技术对社会有很强控制力的时候,还能不能激发社会的活力”?

  2005年,迪比克市政府向社区和市民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优先策略,由市议会通过。2009年,IBM与迪比克签署合作计划,要把这个当时居民为6万人的城市,打造成美国首批“更智能”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之一。IBM提供的技术覆盖城市的水、电、天然气、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日常应用技术手段监测、分析和整合各项数据,对城市科学节能提供建议。

  比如,迪比克的智慧废弃项目,跟踪废弃物地点的转移和变化,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于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和政策制定领域。智慧旅游项目则利用射频技术、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等收集旅行者的数据,分析推算出旅行者的经济状况、出行偏好、出行需求,向旅行者推送最佳方案,节约他们的时间等成本。

  德国首都柏林自“二战”后一直重视生态城市的建设,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其与生态城市建设逐渐相融合,发展出欧洲大陆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模式。柏林市政府建立了公开的数据平台,开放了800多个数据库。2013年,柏林建立开放数字治理合作网络,目前,包括来自经济和研究领域的机构、协会、初创企业等,已经有超过130个成员加入。

  柏林搭建了智能运输系统,于2011年3月提出“2020电动汽车行动计划”,以支持德国交通部提出的、在2030年前将电动汽车保有量提升至1000万辆的目标。柏林的智慧交通项目目前覆盖多个领域,包括私家车、电动汽车共享、企业车队、卡车货运和电动自行车等类别。

  在建筑节能方面,柏林的被动式节能住宅发展较快,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被动式住宅不主动提供热能,通过超厚的绝缘材料与复合式门窗,使室内外冷热空气隔离,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1990年,德国建成了首座被动式住宅,目前已形成一整套施工规范和技术。柏林通过使用屋顶太阳能装置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为室内供电,室内自动通风系统从废气中提取热量,实现为屋内空气加热的效果。

  
 

  葛天任 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25年8月。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苹果iPhone 13可能具有始终显示模式

苹果iPhone 13可能具有始终显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