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聚焦 > 保民生、促消费,财政政策持续加码财税益侃

保民生、促消费,财政政策持续加码财税益侃

发布时间:2025-08-14 21:08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近期一揽子财政政策出台,将更多财政资金“投资于人”保民生,并加力促消费稳经济。

  7月底,根据财政部测算,育儿补贴政策预计一年增加财政支出1000亿元左右,其中,中央财政总体承担约90%,地方财政承担约10%。财政部已经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8月5日,多位接受的专家认为,育儿补贴是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叠加免除一年幼儿园大班保教费,将直接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财政资金“投资于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除此之外,今年全国基本养老金上涨2%政策也于近期兑现,惠及约1.5亿名退休人员。

  为了提振消费稳经济,今年将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分四批次逐步下达,以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7月份财政部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支持国补,10月份将下达最后一批690亿元。

  
 

  8月12日财政部等发布了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所以也被媒体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这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扩大消费的重视程度。这些政策也可以和正在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让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得到“国补”更多的实惠。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国共有2.8亿人次申领了“国补”,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上述贴息政策可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助力提升消费市场尤其是服务消费的活力。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侧重于需求端,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侧重的是供给端,从供需两端共同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贴息政策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和居民部门融资成本,还可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和撬动作用。单纯直接的财政补贴乘数效应相对有限,但是通过贴息的方式,可以撬动更大的资金规模,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罗志恒说。

  此前,有些地方已经先行探索实施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瑜表示,四川省自2023年开始实施消费贷贴息政策,主要是定向支持耐用消费品,贴息比例在1.5%左右。政策实施首月,消费贷余额增速从7.2%提升至8.1%。消费端,2023年9月,汽车、家电等消费客观上有所改善,家具类消费降幅收窄,但建筑装潢类仍然偏弱,中长期来看,各品类走势分化。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有传言称三星Galaxy A82配备了高通Snapdragon 855或8

有传言称三星Galaxy A82配备了高通Snapdragon 855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