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聚焦 > 上半年国内风光新增装机超全年规划,新能源发电如何守

上半年国内风光新增装机超全年规划,新能源发电如何守住利用率“红线”

发布时间:2025-08-15 21:57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十四五”是中国历史上用电量增长以及电气化进程最快的五年,也是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远超规划的阶段。

  在日前召开的2025电力低碳转型年会上,多名电力行业专家介绍称,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突破16亿千瓦,约占电力总装机量的45.8%,超过火电装机40.4%的占比,而在2020年相关数据为5.3亿千瓦和24%;上半年,风光合计发电1.1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过23%,意味着国内每消费4度电就有1度为风光发电。

  今年初,受展望“十五五”,与会人士认为新能源装机在中国电源侧的占比将继续提升。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长征在会上发布不过,高长征指出,未来新能源装机高增速,还将带来持续加剧的新能源消纳压力和系统调节成本。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去年印发“新能源大发展,消纳、调节问题凸显,新能源年利用小时数进入下行空间,”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张益国表示,近几年中国新能源发电量增速不及装机增速,去年装机量增长了34%,发电量则仅增长了27%。

  以国内新能源发展潜力最大地区西北地区为例,受送受端出力同质化、市场主体参与跨区交易受限、中长期交易价格协商效率低、特高压等系统成本攀升影响,去年西北电网新能源外送电量占全年外送电力比重约25%,远未达到50%预期。西北地区风光发电利用率亦呈下降态势,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今年上半年,蒙西、甘肃、青海、新疆多地光伏发电利用率为88%、89.5%、84.8%、87.1%。

  前述报告预计,新能源弃能时空分布“聚集”特征明显。从区域看,弃电将持续向“三北”地区聚集;季节上将向春秋季聚焦;从日内时段看,弃电将向午间光伏大发时段聚焦。

  在国内“双碳”目标下,以及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转变为装机主体能源的过程中,如何罗必雄认为,。他建议,在电源侧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在电网侧持续强化跨区域大规模电力输送能力;在负荷侧注重算力规划与电力规划协同,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同时通过虚拟电厂、绿电直连、分布式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等新模式或业态,就地消纳绿电。

  他表示,目前国内已建成特高压交流通道22条,特高压直流通道23条。未来将以西北沙戈荒、藏东南等清洁能源大基地开发外送为重点,甘浙直流、蒙电入沪、藏粤直流、青桂直流等大型基地输电通道将加快推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补充建议道,要全面,推动抽水蓄能布局优化,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与技术迭代,在气源有保障、气价可承受的地区部署调峰气电,探索核电参与调峰的可行性,同时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应用场景的协同发展,支持新建独立和共享储能项目,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消纳。

  此外,安洪光建议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升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发展的适应性,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率,畅通碳电价格的传导。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华为P50 Pro的泄漏指向重大变化

华为P50 Pro的泄漏指向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