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聚焦 > 以旧厂房为画布,用涂鸦撬动城市更新和文化复兴

以旧厂房为画布,用涂鸦撬动城市更新和文化复兴

发布时间:2025-08-19 14:39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息。他是在一张张国外的唱片封面以及一些杂志上看到涂鸦,从自学和模仿开始建立自己的风格。

  “2004年,我开始尝试东方色彩的涂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字体涂鸦逻辑。”在路上涂鸦的那些年,他开始尝试加上中国的水墨风格,让涂鸦变得更具有辨识度,并关注人与自然、宇宙、未来主义等更广阔的议题。这些年,除了壁画创作外,他也运用不同的媒介和媒材创作,进行更多当代艺术领域的表达。

  在多年的涂鸦创作中,黄立炜做过诸多跨界。他为中国首艘国产邮轮创作篮球场壁画及雕塑,为冬奥会官方宣传片创作壁画,与数个美国街头品牌做限量城市联名。但在他内心,真正有成就感的,还是在广袤而自由的户外,寻找到一些废弃之地或破旧建筑,用一幅壁画让被忽视和遗忘的角落焕发新生,让不可的历史痕迹重新拥有灵动的魂。

  纵观全球,涂鸦正改变着城市的面貌。无论是毕加索故乡马拉加的海岸边、墨尔本的霍西尔涂鸦巷和摇滚壁画、格拉斯哥遍布全城的涂鸦,都让壁画涂鸦变成了一座城市的脉搏、声音和叙事。

  在那些陈旧的墙砖上,画笔渗透进墙壁,随着风吹日晒,随着时光不断剥落,化为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外来游客游走在建筑与街道,城市的记忆被刻画进每一件无声的壁画作品中。

  
 

  事实上,街头壁画不仅是以墨尔本为例,其街头艺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是年轻人表达自我的空间。如今,墨尔本因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吸引大量国际艺术家来创作,成为全球街头艺术爱好者的朝圣地,霍西尔涂鸦巷每年吸引游客达数百万。

  马拉加也很早就将街头艺术作为其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在毕加索逝世50周年,世界顶级街头艺术家与爱好者蜂拥而至,整座城市因涂鸦铸就为一座无边界的美术馆。

  荷兰有专业的街头艺术美术馆Straatmuseum。在一个改造过的工厂里,陈列着大大小小几十张大画布,路过此地的全球艺术家,都能申请在里面作画。

  美国迈阿密的Wynood Walls将废弃工业区转化为全球街头艺术圣地,通过大型壁画吸引游客,随着商业品牌入驻,带动起周边地产升值,每年更会在巴赛尔博览会同期进行一系列活动。

  这些年,涂鸦壁画也成为中国城市更新的一股推力。涂鸦、壁画、雕塑、雕塑性建筑,正塑造着城市的艺术环境,也在打造城市文化底蕴。在这场城市创意运动中,涂鸦壁画以轻量的方式,撬动起老城更新和文化复兴,激发一个场域、一座城市整体的美学、文化、经济与社会效应多方面融合。

  “壁画必须要在现场才能感受到魅力。”黄立炜说,深圳壁画艺术沙龙壁画也试图打破传统美术馆边界,将工业建筑转化为都市艺术。

  
 

  在本次壁画艺术沙龙,他邀请了10位两岸艺术家,通过水墨、波普、抽象等极具个人色彩的艺术元素,以喷漆为共同语言,在碰撞中形成跨越地域的黄立炜说,在城市肌理间,壁画是公共艺术的呼吸孔,两岸艺术家在展现各自的艺术语言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同时,又共同探索不同视角下的艺术共鸣,展现多元融合的可能性。

  未来,他期望壁画艺术沙龙能吸引更多国际艺术家,在不同的城市,以驻留创作、比赛的形式,将壁画艺术沙龙拓展出更多可能性,形成更大的城市影响力。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带传动的张紧

带传动的张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