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聚焦 > 全面“人工智能+”,更要加速形成智能向善理论体系

全面“人工智能+”,更要加速形成智能向善理论体系

发布时间:2025-08-28 09:00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2025.08.

  
 

  字数:1583,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一财评论员

  8月26日,要实现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的目标,需要软硬两个方面实力的持续加强。如果说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是硬实力的话,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加强伦理规范方面的研究就是软实力。

  首先要明确,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伦理规范方面研究有两个目的。

  人工智能汹涌而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但如很多新事物出现初期,会引起人们的各种不适应,甚至上升到伦理道德方面的诘问一样,要让人们逐渐接受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除了现实中人工智能提供各种方便之外,也需要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助力。

  广泛调动全社会参与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就需要通过理论研究成果的传播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伦理规范方面研究,促进人们克服旧观念、接受新事物,这是目的之一。

  另外一个目的,是要通过研究促进人工智能向善。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有许多不善的情况显现出来,其中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诈骗等。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就需要从伦理道德研究方面明确不善行为,并进一步为立规立法提供支持。

  两者相较,后者的任务更加具体、繁重,社会意义更强。

  其次是要明确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伦理规范方面研究的具体方向。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公开征求对8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官方网站发表指出,要筑牢智能时代安全底座,锻造人工智能行业高可靠安全屏障。尤其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关键领域,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有效防范化解人工智能安全风险。

  另外,今年7月,权威媒体发表指出,人工智能带来了深远影响。就就业方面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引发就业结构调整等风险,比如部分工作岗位被替代,进而带来就业压力等。这与人们传统的就业观念产生了“冲突”。

  上述相关表述应该成为今后人工智能领域伦理道德研究的重要方向。这既包括伦理道德,也具有更广的内涵和外延。

  其三是要注重人工智能领域伦理规范方面研究成果的“落地”。

  所谓“落地”,就是研究成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避免成为“空谈”。

  总之,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涉及经济、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强化系统思维,做好 七三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微软宣布net支持木星笔记本

微软宣布net支持木星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