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际 > 成都世运会今日开幕,“世界赛事名城”效应日益显现

成都世运会今日开幕,“世界赛事名城”效应日益显现

发布时间:2025-08-07 22:28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继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之后,成都时隔两年再次举办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世界赛事名城”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8月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开幕,来自112个国家或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参赛,其中运动员3942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世界运动会。本届世运会将持续到8月17日。

  在连续举办顶级赛事背后,是成都发展体育产业和经营城市的雄心。

  8月4日发布的

  世界运动会是由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办的一项国际性体育盛会,竞赛项目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是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与奥运会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

  世运会于1981年首次举办,每四年举行一次,截至目前共举办了11届。成都世运会是中国内地首次举办该项赛事。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表示,选择成都是因为考虑到了所有优越的基础条件,能够很好地举办好世界运动会。同时,这里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务,可以说是测试了一个城市,不仅是主办一个运动会,同时能够达到所有人的预期和标准。

  实际上,在世运会之前,从2022年以来,成都每年都有世界顶级赛事举办。

  2022年,成都举办了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3年,延期两年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2024年,成都又举办了羽毛球汤姆斯杯暨尤伯杯决赛;2025年,世界运动会又在成都举行。

  其中,成都大运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内地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此次大运会极大地提升了成都的影响力。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迪伦表示,成都世运会首次在城市中心完成了火炬传递,开创了世运会历史。此外,成都世运会也是迄今为止最具可持续性的一届世运会,成都共启用27个现有和改造后的室内外场馆,树立了办赛的新标杆。

  成都市市长王凤朝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7个竞赛场馆中有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在改造过程中,

  连续举办体育赛事背后是成都城市发展的一项战略雄心。

  成都提出以“办赛、营城、兴业、惠民”总体方针,建设“运动成都”,着力提升国际体育赛事承载和承办能力,增强成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2021年12月,成都发布的这些赛事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已经显现。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带动旅游消费126亿元,起到了扩消费、促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次世运会同样也是“营城、兴业、惠民”的一次重要机遇。

  他还表示,“世运热”不仅带动了体育消费升级,直接刺激酒店、餐饮、旅游和零售等行业的发展,也将吸引更多赛事和体育企业落户四川,开拓智能运动装备、智能场馆以及户外器材等体育制造业的新赛道,促进四川冰雪运动、户外运动、航空运动等新业态的发展。

  根据官方数据,2020年-2024年,成都体育产业总规模分别是805.02亿、925亿、1005.34亿、1160亿和1306.8亿。预计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10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达740亿元,全年力争突破1500亿元。

  事实上,扩大体育消费和促进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扩大内需和培育产业新兴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从“十四五”规划来看,各主要城市都在积极布局体育赛道,其中路径基本都是通过举办大型赛事来带动相关产业和消费的增长。

  此次成都再次明确全力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不仅如此,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Instagram桌面版本测试了“故事”的新布局

Instagram桌面版本测试了“故事”的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