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宏观 > 上海量子实验刷新世界纪录,对量子计算机研发有何意义

上海量子实验刷新世界纪录,对量子计算机研发有何意义?

发布时间:2025-08-14 18:26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近日,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刷新了中性原子体系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相关论文日前以“审稿人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通过组装2024个原子的阵列创造了新的纪录”“标志着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朝阳也表示,这一成果是目前“AI+量子”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而该团队的关键成员钟翰森,就是一个“跨界”典型。2022年他从中国科技大学量子信息物理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加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钟翰森带领团队通过大数据训练和算法创新,开发出一个专用大模型,它能实时驱动高速空间光调制器进行动态刷新,通过对光镊阵列位置和相位的精确控制,同时移动所有原子。“把我们这个算法实时部署到实验系统里面来中间其实面临了很多挑战的。”钟翰森说。

  他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高度的并行性以及与阵列规模无关的常数时间消耗,在60毫秒内成功构建了多达2024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刷新了中性原子体系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

  而该论文在预印平台刚一发布,就有国际顶尖学术团队前来沟通,希望探讨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钟翰森介绍,目前国际上已有更多团队开始跟进,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它给大规模中性原子阵列量子计算平台研发注入的希望。

  上海市科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现在量子计算整体仍处在一个比较早期的发展阶段,类似于美国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有第一台计算机。同时量子计算作为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上海组建了量子计算项目经理团队,已形成未来产业培育方案,正进行全要素和全链条布局,包括量子计算整机、仪器设备、算法软件、人才、应用场景、和投资基金等。上海还计划打造量子计算未来产业集聚区,以进一步集聚顶尖人才、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孵化器等资源,持续提高创新的浓度,加速产业培育与落地。 “我们将与中国科大、合肥实验室等单位继续紧密合作,把长三角打造成量子科技和产业高地。”该负责人说。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人工智能研究员Timnit Gebru离开后,Google将改变多

人工智能研究员Timnit Gebru离开后,Google将改变多